6月27日下午,我校舉行2023年暑期社會實踐啟動儀式。學院黨委書記薛佩軍、副院長劉洪東、黨委副書記劉華、黨委副書記魏魯鴻以及團委書記朱蕾等出席會議,各暑期社會實踐隊伍成員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2022級本科生張馨月主持。

啟動儀式伊始,張馨月介紹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的基本情況及規模。

2022年“三有”社會實踐隊隊長代表劉錦雷同學進行經驗分享。他代表18款禁直播網站入口“氣候青年”赴濟南宣傳調研實踐團介紹了團隊的實踐過程、成就及感悟。劉錦雷表示,社會實踐過程中要抓住四個“新”,即開赴新方向、育創新路徑、收獲新成果、展望新未來。他指出,實踐是了解社會的良好機會,同學們要在社會實踐中感悟時代,在團隊協作中集思廣益,全心全意做好社會實踐,詮釋好青年擔當。

魏魯鴻在致辭中提到,廣大青年學子要融入社會、深入基層,并強調國情認知是家國情懷的基礎,要加深對中國國情的認知,把課堂學習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此外,魏書記還親切囑托各社會實踐團隊要做好行前準備,梳理好社會實踐的素材、路線、分工,注意個人安全,并時刻保持外院學子的文明風貌與優秀素養。

劉洪東在發言時強調,在當下建設新文科的背景下,更應重視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他指出,外語專業的實操性強,要求我們在社會實踐中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緊密結合起來,提高專業本領,并培養外語學子應具備的全球視野與家國情懷。劉院長還針對如何做好社會實踐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要具有研究意識,在深入社會的基礎上找到具有可行性的研究點,把項目做實;二是要具有溝通意識,加強與指導教師的溝通交流,形成良好互動體系;三是要有成果意識,自主撰寫報告,形成系統的成果并加以宣傳。

2023年“三有”社會實踐隊代表聶冰清在發言時提出,社會實踐并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它蘊含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學們應通過每學期的社會實踐,踏出校園、融入社會,發現當前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承擔起當代青年的社會責任。

最后,薛佩軍為6支社會實踐代表團隊一一授旗,鼓勵同學們把握當下,在社會實踐中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重點,推動學生深入鄉村振興一線,走進基層、深入社會,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內涵和實踐偉力。各實踐隊伍將牢記囑托,在實踐中展現外院風采,體現青年擔當,努力成為更多有家國情懷、有全球視野、有專業本領的復合型人才。
